3)第八百六十三章 并不能看着_大国风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并且着重于强调和突出其年龄和学习能力。

  毕竟,16岁发现幽门螺旋杆菌,17岁发现石墨烯,18岁整出了PCR技术的光辉战绩,这是无法避开其年龄和学习去谈成绩的——世界上绝大多数这些年龄的人,甚至还没走出高中的大门!

  一时间,不同文字不同语言的电视台里,各大专家开始就三项发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。

  幽门螺旋杆菌就不说了,在推翻了之前所有肠胃病学的认知后,掀开了人们对于胃部的重新认识,全世界各大医学院中,关于这块的资料已经完成了更新。

  至于石墨烯,则更是差点撼动了热力学中的涨落效应,如果不是郑建国随后的研究给出了解释,给出了二维材料也不是绝对的平整性假设,那么这个不可能出现却又事实存在的现象,将会令无数物理学家抓狂。

  只是到了PCR技术应用时,生物学领域的专家们才将这项应用,和最近因着郑建国名声大噪出现的人类基因组计划,进行了深入性的讲解,被形容为攻克癌症密码的最有力武器。

  然而,随着连续几天的科普解释和广而告之的宣传,郑建国三项诺奖的热度有所降低时,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出现在了保护伞的电视台上,并且以光速以纽约为中心向着全世界传递开来:“三项诺奖得主,郑建国先生将继续为善意银行捐赠善意,用以帮助因没有善意而无法怀孕获得孩子的家庭。”

  诺奖的宝宝?!

  于是乎,原本热度下降的郑建国,再次登上了美洲地区的广播电视台和报刊报纸等媒体,同时也将善意银行,这个原本只局限于不孕不育中男性不孕不育小圈之中,才有机会听说的新鲜事物,打破圈子的带到了普罗大众面前。

  不过,刚开始的时候,各个传媒渠道所报道的,也只是很正常的科普报道,毕竟这个新鲜事物,只是帮助即便在不孕不育中,只占百分之五的病例——毕竟不孕不育多以女性为主,而善意不行这个因素只占男性不孕不育中的两成部分,可以说是除了周边人有得了这个病的,那是旁人压根都不会听说过的稀少病例。

  再加上即便是得了这个病的患者,绝大多数从医生那里得到的反馈,便是这辈子再也不能要孩子了。

  因为即便是在1982年10月份的时候,即便是传媒资讯发达的美利坚,善意银行都是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话题。

  不过,这种情况也只存在于郑建国的新闻出现之前,而随着他继续捐赠善意的新闻播发,善意银行就成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知道的事物,毕竟这会儿还有少部分人,是生活在连电都没有的荒山野林海岛沙漠,远离文明和繁华的地方。

  郑建国捐赠善意的初衷是奉献是帮助,最起码这在他看到电视里的卡米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3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