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08章 先抑后扬_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乞儿到城门口去轮番排班,为来往客商或者行人介绍客栈酒楼,充当掮客,从客栈和酒楼处提取一定的佣金,也可接收客商或路人给予的赏银。

  而乞儿获得的这些银钱,尽数交回来,按比例重新划分。

  苏玉锦作为投资人,占三成,衙门作为管理者,也占三成,剩下四成则是乞儿的收入,可以攒起来自用。

  苏玉锦如前期的全部投资以外,需提供基础住宿、每日基础饭食及前期所需的统一服装。

  而衙门则是需要对乞儿进行管理,维持日常经营秩序,解决日常纠纷,树立此业务的威信和可信度,扩大影响力等。

  苏玉锦口若悬河,叶永望则是听得频频点头,“这法子着实不错。”

  的的确确是能够解决乞儿沿街乞讨之事,不让衙门出一文钱,还能为衙门带来一定收益的绝佳好主意。

  “这两日我要寻衙门中的人商议一番,大略确定一下分工,待元宵节后,再细细相商一番,尽快着手来做。”

  竭尽全力,促成此事。

  眼看叶永望对此事干劲儿十足,苏玉锦心中的一块大石,也算彻底落了地。

  但片刻后,叶永望却又略拧了眉,“这是这事儿是好事儿,可乞儿平日里乞讨惯了,对衙门也时常有敌意,我有些害怕若是突然告诉他们有这么一桩天大的好事,只怕他们也不大相信。”

  虽然日久见人心,可前期的不配合,只怕容易生出许多事端。

  “叶大人不必担忧,乞儿之中有个叫虎子的,在其中还算有些威望,我与他十分熟悉,将此事细细说给他们听,他们大约也是能够理解,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差事。”

  苏玉锦道,“此事叶大人若是放心,便交于我来办吧。”

  “那就辛苦苏姑娘了。”叶永望拱手,“只是我在想,咱们做这桩生意,也给那些乞儿分发统一的衣裳,不如咱们给起了名字,给所有人编上编号,这样也更规范一些。”

  “既然此事是由苏姑娘所想所提议,不如就由苏姑娘赐名?”

  这样待编写县志时,也显得更加言之有物,也能够将苏玉锦的功劳体现出来。

  做实事,为别人谋福之人,是要名垂千古的!

  “叶大人这般说,那我就不推辞了。”苏玉锦想了想,“飞毛腿这个名字,叶大人意下如何?”

  飞毛腿?

  叶永望念叨了这三个字好一阵后,连连点头,“曾记得古人有云,‘贺兰山下阵如云,羽檄交驰日夕闻。’古时紧急的军事文书通常会在信封一角黏上一根羽毛,称为羽檄,有时马匹无法到达的地方,便让脚力极好的人想办法将羽檄送到,那些人速度极快,健步如飞,便如同苏姑娘所说的飞毛腿一般。”

  “这些乞儿要做凭脚力赚钱的营生,自然也是脚力越快越好,用飞毛腿来形容倒也不为过,更有勉励作用,的确极佳。”

  叶永望冲苏玉锦拱手,“苏姑娘博学广闻,令人佩服。”

  苏玉锦,“……”

  她就是在排除掉通字辈和风字辈的业务后,想了一个跟跑腿最相关的三字词语,当真没有想那么多的。

  “叶大人谬赞了。”苏玉锦忙摆手。

  “苏姑娘过谦了。”叶永望再次拱手,脸上的钦佩之意也越发明显。

  “贺兰山下阵如云,羽檄交驰日夕闻”借用了王维的《老将行》,飞毛腿一词源于古代邮务系统,在古代便有这个词语,《水浒传》中更有“飞毛腿”的典故,但产生朝代并不明确,本文中为了情节,不过分去细研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3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