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四十三章 革命与投机、坚守与叛变、大浪淘沙_位面商人之强国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声传达团长的最新命令。

  半个小时后,陈yi、贺long的身影一起出现在这里。

  “老总,我们回来了!”贺long两眼发红的哽咽道。

  “回来了,回来了。不过一切都变了!”陈yi此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,双眼注视叶坪村当初修建红军广场的位置,那里此时已经变成一片废墟,喃喃自语道。

  由于叶坪村是历史上炎黄红党建设的第一个“首都”,所以无论是建筑数量和建筑风格都很有特色:宽阔的红军广场、高高耸立的烈士塔、建筑讲究的检阅台、烈士亭、博生堡、公略亭,在当时把丛林覆盖着的叶坪村装点的颇为壮观。只可惜1934年随着当年陈诚的一声令下,这些建筑均在工兵埋放的炸弹中崩碎消失了。

  “陈司令,贺师长,这里的老百姓很怕我们。无论我们怎么在门外做政策解释工作,他们都不肯出来。可如果我们破门而入,又怕惊吓到他们。”鲁瑞林团长走到二人身前,敬礼后报告道。

  “这不怪他们,他们这么多年,已经被秃头党和小鬼子伤害的太多了。命令所有人,不得强行进入村民房舍,我们就在外面露营,一点点宣讲,一点点解释,让村民重新逐渐认可我们。另外还有,你组织些战士,去后面大部队中运些米面等粮食过来,给村民分分。”陈yi吩咐道。

  “是!”

  当天晚上,叶坪村空地。

  随部队一起回来的当年“火星”、“战号”、“红旗”三个剧团的少数幸存的工农剧社成员,含着泪水,在临时搭建的戏台上,合作演出了10年前的话剧《牺牲》、大鼓词《王大嫂》。随着演出时间的推移和台上演员们对话声音的传播,再加上屋外摆放的大米白面等食物“诚意”,一些村民慢慢的走出屋内,小心谨慎的在远离戏台的偏僻地方静静看戏。

  也是10年前,在距离此处不远的于都县黎村区上坪村,这个被后世称为“中央苏区最后一个红色乡村”的地方,留守部队用附近群众送来的门板、桌椅搭起了一个有顶棚的舞台,演出了留守部队分散转入游击、分散突围之前的最后一出戏。那时候山风习习,细雨蒙蒙,西面八方的群众冒雨赶来看戏,在热烈、悲壮的气氛中,话剧《牺牲》、《非人生活》、《我们的队伍来了》、《收租粮》;舞剧《搜山》、《缴枪》、《冲锋》等被一一汇演,那时的情景和现在如此之像,只可惜已经物是人非,许多当年的面孔再也看不见了,演完戏下台后的许多演员,均被勾起了当年的回忆,眼泪止不住的流了出来,台下的观众也有不少流出了眼泪。

  两天后,叶坪村对面山腰处突然响起了女声的方言山歌:“五月当兵开木棉,真心革命不要钱,军衣伙食公家发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33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